编者按:OlympiA研究可谓本年度ASCO大会的耀眼恒星,其不仅作为乳腺癌唯一一项LBA研究位居榜首,还同时荣登NEJM。在2021年7月2日~3日举办的“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1 China”大会上,该项研究又多次被乳腺专场专家“点名”。该研究究竟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有何重要意义?肿瘤瞭望请教了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江泽飞教授。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肿瘤瞭望》:江教授您好,本次BOA大会对ASCO新进展进行了全面回顾,今年ASCO会议中乳腺癌精准治疗有怎样的进展?在整个乳腺癌精准治疗规范的演进上有怎样的作用?
江泽飞教授:BOA(Best of ASCO)已经从既往单纯的介绍本年度ASCO重磅研究,成为了“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1 China”——介绍年度进展、中国学者ASCO大会报道的相关研究及ASCO大会重磅研究的盛会。在大会日程设置上,我们安排专家对ASCO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并做出精彩的学术报告。同时,我们安排不同领域专家就本年度的研究进展进行汇报,共同梳理相关领域进展。
在乳腺癌领域,既往我们多关注于HR+、HER2+这两种亚型患者的治疗。随着“基因检测”、“精准治疗”等治疗理念的出现,BRCA、PD-(L)1等治疗靶点开始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治疗药物也相继问世,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开展,三阴性乳腺癌不再是一个“大杂筐”。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相关研究“百花齐放”,这也是今年ASCO会议乳腺癌精准治疗的体现。
《肿瘤瞭望》:OlympiA研究于今年ASCO隆重发布,并再次刊登于《NEJM》,是PARPi在基因损伤修复(DDR)精准治疗的又一次进步,请您谈谈当前我国DDR通路相关乳腺癌的治疗进展及临床应用经验?
江泽飞教授:BRCA1/2基因大家并不陌生,它既能作为筛查高危乳腺癌患病的重要指标,又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相关。BRCA1/2基因突变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会增加;已经患乳腺癌的患者,如果确定是BRCA1/2基因突变,可作为治疗决策的指导。多年来已经开展了多项关于BRCA1/2基因的研究,包括晚期乳腺癌领域的OlympiAD研究以及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领域的研究,我们不仅在DDR通路中获得新的治疗方案,也使得“精准治疗”的理念深入人心,国内对DDR通路的治疗研究如雨后春笋。
OlympiA研究结果同时在ASCO和NEJM发布,结果显示,对于携带BRCA胚系突变(gBRCAm)的高风险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包括新辅助治疗后non-pCR,辅助治疗后瘤体较大或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一年的奥拉帕利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其iDFS和DDFS。
作为该研究的参与者,我们可以看到几种理念:一是新辅助治疗改变了辅助治疗的策略,化疗和靶向治疗的强化辅助治疗能够改变BRCA基因突变的生存和预后;二是奥拉帕利从晚期解救治疗向早期辅助治疗的跨越,DDR通路的“精准治疗”得到扩大。
《肿瘤瞭望》:本次OlympiA研究结果的公布,为乳腺癌诊疗带来了哪些惊喜?具有怎样的临床意义?
江泽飞教授:二十年来,HR+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药物经历了从他莫昔芬到芳香化酶抑制剂,内分泌治疗时长从5年延长到10年;HER2+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经历了从化疗到抗HER2治疗,从单靶到双靶治疗的提升。其中,临床研究成果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充满着艰辛。而三阴性乳腺癌治疗领域则沉寂多年,OlympiA研究结果的公布使接受1年奥拉帕利辅助治疗的患者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相比,3年iDFS绝对获益达到8.8%(两组3年iDFS:85.9% vs. 77.1%),这就是该研究带来的惊喜。
该研究可以为未进行基因检测的乳腺癌患者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同时,也改变了BRCA1/2基因突变患者既往无针对性药物可治的尴尬局面。我们也希望药品监管部门能够根据其相关数据,并结合行业呼吁,尽早让更多BRCA1/2基因突变乳腺癌患者获益。
《肿瘤瞭望》:对于临床而言,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以助力实现乳腺癌精准治疗的规范使用和广泛可及?
江泽飞教授:第一,临床上一定要做好基因检测和精细化分类,最好在初诊时就将不同类别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区分,从新辅助治疗开始就进行规范化治疗。
第二,当前检测机构较多,权威学术机构应该制定相关的专家共识或诊疗指南加以规范,以提高BRCA1/2基因检测的准确率和实效性,从而为精准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