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OG 2015]中外专家共谈肠癌诊治进展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5/10/17 20:40:05  浏览量:2767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2015年10月17日上午,北京胃肠肿瘤精准医疗国际高峰论坛暨CGOG年会2015现场,美国南加州大学Heinz-Josef Lenz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接受了《肿瘤瞭望》记者的采访,介绍了结直肠癌最新进展及治疗模式相关问题。

  Heinz-Josef Lenz教授:关于结直肠癌

 

  循环肿瘤DNA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现状及挑战

 

  我们正处于分子革命时代。液相活检技术的引入将改变患者的诊断方式、病情监测手段和治疗方案选择。这项技术允许我们在循环中发现肿瘤DNA和RNA,通过它们反映原发肿瘤在治疗下的分子改变。这个结果激动人心,因为我们能够发现肿瘤在DNA和RNA水平上的改变,在出现临床证据之前发现肿瘤改变,或提前发现目前体积尚小可能需几个月才能被发现的肿瘤。现在已有临床试验计划研究各种亚克隆相关基因改变,并通过加入抑制激活通路的相应靶向化疗药物来进行持续化疗。现有实验室模型都表明FGF受体相应靶向药物的疗效较好。所以我认为,液相活检技术将广泛用于临床。例如,在欧洲,肺癌中的FGF受体突变已被广泛认同。液相活检技术相对肿瘤活检更便宜、更快也更实用可靠。因为它真正反映了治疗中存活肿瘤细胞的分子改变,而非被杀死的肿瘤细胞。所以,我认为它将显著改变药物发展方式,加速评估这些药物是否有效及其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疗效。

 

  分析循环肿瘤细胞与循环肿瘤DNA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意义

 

  我们通过学习已发表文章了解到,肿瘤细胞的出现可能是判断预后的因素。显而易见,当循环中出现肿瘤细胞时,患者可能出现复发转移风险。研究表明,≥3个循环肿瘤细胞就可界定为阳性指标,是预后不好的信号。若患者体内未发现循环肿瘤细胞,则其预后可能相对较好。现在我们不仅可检测循环外周血DNA,还可检测循环外周血RNA,所以可以试着将这些预后指标变成预测指标。通过了解循环肿瘤细胞的组成、是否发生EMT现象及是否为上皮型肿瘤细胞,可了解肿瘤的类型、细胞特点及其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线索。但是,被我们认为是独立预后因子的循环外周血DNA或RNA并不能完全反映疾病状态,如患者接受手术后的第1周或第2周外周血中出现肿瘤DNA或循环肿瘤细胞,并不能说明患者一定存在复发转移。我们不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只需知道存在这些肿瘤物质,包括细胞和DNA。如果患者循环外周血中出现了这些物质,则需加强治疗,但不需像对待晚期肿瘤转移患者那样。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外周血中发现了一个循环肿瘤细胞,是否可发现HER2、KRAS突变或微卫星不稳定,是否应加用相应治疗方案?或许不久的将来,有人会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检测到确定的肿瘤细胞、循环外周血DNA或基因突变,这将帮助我们找到更好和更成功的治疗方案。

 

  徐瑞华教授:关于胃肠肿瘤治疗模式

 

  多学科治疗(MDT)推动胃癌治疗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中国胃癌的治疗疗效有明显提高,得益于多种因素。第一,总体来看,目前的早期胃癌检出率较以往提高,既往来院就诊的胃癌多为晚期患者,而今II、III期患者数量增加,I期患者也在增加。第二,对于II、III期患者,包括IV期患者,MDT非常关键。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通过不同学科团队合作的综合治疗能进一步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让患者获益最大化。所以,MDT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会议都是综合讨论,很多外科医生也在开展综合治疗,了解、学习和实施这种综合治疗模式。无论如何,这种理念的建立会使患者最大获益。

 

  结肠癌晚期患者如何从精准医疗中获益

 

  首先,患者从新药中获益,通过临床研究,可以让更多新药进入临床实践。其次,临床研究虽然只是一种极端模型,但在临床中用得上,比如我们如何找到一些适合患者的用药方案。这在临床中有很多证据,包括应用精准医学。现在检测患者的基因变异,如循环肿瘤细胞、ctDNA等都可在临床研究中应用。这种新模式对整个临床实践起了巨大的推动和帮助作用。精准医学不仅有预测意义,也有预后意义,其在一定程度上可指导临床治疗,如RAS突变的患者生存期就相对较短。

版面编辑:张楠  责任编辑:侯丹丹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转移性结直肠癌MDT循环肿瘤细胞精准医学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