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SIBCS 2023丨张瑾教授:HR+/HER2-乳腺癌诊治方案的优化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3/12/29 13:41:43  浏览量:4193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抗癌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十八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SIBCS)于12月15~16日在上海举行。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乳腺癌领域专家学者分享了乳腺癌的前沿进展,并对临床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近年来,HR+/HER2-乳腺癌早期和晚期治疗均涌现众多新型治疗方案,如何优化此类患者人群的治疗方案也是临床关注的重点。《肿瘤瞭望》在会议现场就此问题请教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瑾教授,请她分享其独到见解,并分析如何通过早诊早治提高HR+/HER2-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获益。

编者按: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抗癌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十八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SIBCS)于12月15~16日在上海举行。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乳腺癌领域专家学者分享了乳腺癌的前沿进展,并对临床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近年来,HR+/HER2-乳腺癌早期和晚期治疗均涌现众多新型治疗方案,如何优化此类患者人群的治疗方案也是临床关注的重点。《肿瘤瞭望》在会议现场就此问题请教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瑾教授,请她分享其独到见解,并分析如何通过早诊早治提高HR+/HER2-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获益。
 
#1
《肿瘤瞭望》:对于HR+/HER2-乳腺癌,涌现了众多新型治疗方案。根据目前的治疗证据,您认为应该如何优化治疗方案?

张瑾教授:HR+/HER2-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的70%,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分子分型,也称为Luminal型乳腺癌。除局部治疗外,此类患者人群总体上可以通过内分泌治疗获得生存获益。随着CDK4/6抑制剂的问世,临床可以选择在原有的内分泌治疗(如芳香化酶抑制剂)基础上,联合CDK4/6抑制剂进行辅助治疗,甚至新辅助治疗。联合方案在一线、二线治疗中均显示出了明确的疗效,也为患者带来了卓越的生存获益,包括无病生存和总生存。尽管如此,临床当中仍有部分难治性Luminal B型患者的疗效需求尚未被满足。在今天的会议上,邵志敏教授也和与会同道分享了关于Luminal型乳腺癌再分型的内容,相关研究已进入到了转化研究阶段,也期待再分型能够帮助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更为精准地找到这些尚未被满足治疗需求的患者,进一步提高此类患者人群在各个治疗阶段的疗效。
 
#2
《肿瘤瞭望》:您在今年SABCS大会也报道了“HR+/HER2-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及预后研究”。这项研究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张瑾教授:我认为这项研究揭示了乳腺原发肿瘤对于治疗方案的治疗反应,我们也期待能够通过这样一个Ⅱ期小样本研究,为今后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一些临床方面的依据。
 
研究介绍
 
HR+/HER2-乳腺癌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的预后:一项回顾性分析[1](摘要号:PO3-04-09)

目的:评估HR+/HER2-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临床特征、病理学反应和预后意义。
 
方法:对2011年至2022年期间接受新辅助化疗的3070例HR+/HER2-乳腺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以识别与复发和死亡相关的因素。所有患者均根据指南在新辅助治疗后接受了当前的“标准治疗”,包括手术和辅助内分泌治疗。HER2低表达定义为免疫组化(IHC)1+或IHC 2+/荧光原位杂交(FISH)阴性。
 
结果:病理完全缓解(pCR)(ypT0/is ypN0)率为14.5%。临床肿瘤大小(cT)、ER评分、PR状态和Ki67水平与pCR有关。5年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82.6%和90.4%。PR、Ki67水平和切除术后放疗是影响DFS和OS的独立因素,淋巴结外侵犯(ENE)与DFS相关。而pCR和HER2状态与OS相关。PR阴性乳腺癌的pCR率明显高于PR阳性乳腺癌(21.1%vs.12.2%,P=0.000),但PR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比PR阳性乳腺癌差。HER2低表达乳腺癌表现出较高的ER评分(超过50%)、PR阳性、较大的ypT分期、ENE和淋巴管侵犯,但pCR率低于HER2-0乳腺癌。与HER2-0乳腺癌患者相比,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OS更短(P=0.037)。但是在DFS方面没有差异。
 
结论:根据PR状态和HER2状态的不同,ER阳性和HER2阴性患者对新辅助化疗的pCR率和长期结局也不同,尤其是PR阴性或HER2低表达的患者。
 
#3
《肿瘤瞭望》:您认为应如何推动乳腺癌的早诊早治,从而为HR+/HER2-型乳腺癌患者等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张瑾教授:早诊早治能够改变或者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以及总生存,也是临床及早发现早期患者人群并最终使该人群获得临床治愈的关键环节。我们知道,乳腺癌死亡率的下降得益于早诊早治,也得益于综合治疗手段的进步,精准医学在疾病诊治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乳腺癌,早诊早治在既往的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那么,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我认为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将早诊早治的理念更好地落实到不同的人群当中,特别是伴有遗传易感基因突变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我们应该如何促进此类人群进行早诊;在早治方面,还应该思考我们可以通过何种方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以进一步改善乳腺癌患者整体的生存现状,最终实现中国乳腺癌患者临床治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Zhang J,et al.Prognoses of Patients with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and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Negative BreastCancer Receiv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before Surgery:A Retrospective Analysis.SABCS 2023;abstract PO3-04-09.
 
张瑾教授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助理
中国天津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三科科主任
第四届“国之名医”荣誉称号获得者
ESM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专家工作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恶性肿瘤早诊早治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天津市卫健委普通外科质控中心副主任
天津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无医学编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