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群星汇,浦江百舸飞。第十一届上海泌尿肿瘤国际论坛暨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CACA-GU)2021年会于12月10~11日线上成功召开,国内外泌尿肿瘤学同道在线讨论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在岁末年终献上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肿瘤瞭望》采访了大会主席叶定伟教授,一起回顾今年CACA-GU大会的精彩看点,并分享前列腺癌领域的实践变化和研究进展。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海上群星汇,浦江百舸飞。第十一届上海泌尿肿瘤国际论坛暨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CACA-GU)2021年会于12月10~11日线上成功召开,国内外泌尿肿瘤学同道在线讨论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在岁末年终献上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肿瘤瞭望》采访了大会主席叶定伟教授,一起回顾今年CACA-GU大会的精彩看点,并分享前列腺癌领域的实践变化和研究进展。
《肿瘤瞭望》:祝贺2021年CACA-GU大会成功举行。今年的会议有哪些精彩看点呢?
叶定伟教授:每年岁末年终举行的第十一届上海泌尿肿瘤国际论坛暨CACA-GU年会,至今已经走过了11个春秋,并发展成为国内泌尿肿瘤学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国际会议。今年的大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和参会,也得到了国内三大泌尿学组织的大力支持,除了我本人作为CACA-GU主委以外,CUA主委黄健教授和候任主委张旭院士,CDUA会长邢念增教授也在线上莅临会议,为大家献上了一场精彩的学术嘉年华。
CACA-GU大会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今年我们邀请了多位全球知名的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包括:美国Cedars-Sinai医学中心的Stephen Freedland教授,澳大利亚Peter MacCallum肿瘤中心的Declan Murphy教授,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总医院的Sharokh Shariat教授,美国Moffitt肿瘤中心的Philippe Spiess教授,澳大利亚Peter MacCallum肿瘤中心的Michael Hofman教授,意大利IRCCCS San Raffaele医院的Andrea Necchi教授,哈佛大学Dana-farber癌症中心的Paul Nguyen教授,梅奥诊所的黄浩杰教授,多伦多大学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的Housheng Hansen He教授等,这些专家都是领域内的国际大咖,为我们带来了当前最前沿的泌尿肿瘤学研究进展。
今年CACA-GU大会的内容一如既往的丰富多彩,涉及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肾癌等三大肿瘤的最新指南共识解读,邀请中青年专家进行2021年度回顾,在带来最新研究进展的同时,我们还将对泌尿肿瘤的精准治疗以及一些有临床争议的话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肿瘤瞭望》:正如您所言,指南越来越强调ADT联合治疗。那么在mHSPC领域,国内外的治疗现状如何,以及您如何看待第二代AR拮抗剂在mHSPC的应用前景?
叶定伟教授:十年前的mHSPC治疗仍以单独ADT或者ADT联合第一代抗雄药物为主;随后的CHAARTED、STAMPEDE研究分别引入了ADT联合化疗、ADT联合新型内分泌治疗。2021年ESMO大会上报道的一项美国真实研究,展现了这种治疗模式的变化。在2006-2011年期间,mHSPC患者中接受联合治疗的比例还很低,只有0.1%接受了ADT+化疗,与之相比,2012-2014年期间的ADT+化疗或NHT比例增加到3.3%,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14%(HR 0.86);2015-2019年期间的ADT+化疗或NHT增加到接近20%,死亡风险降低25%(HR 0.75)。这说明,联合治疗的引入极大改善了mHSPC患者的生存。
目前的ADT联合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化疗、雄激素合成抑制剂(阿比特龙)、第二代雄激素受体抑制剂(恩扎卢胺等)。这些联合方案的关键3期试验大多得到了阳性的生存获益结果,但还没有头对头的比较。2020年发表于Eur Urol杂志上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联合方案的OS都比单独ADT更好,其中恩扎卢胺+ADT的OS绝对风险比是最低的(HR=0.53),而且与其他联合方案或单独ADT相比,恩扎卢胺+ADT作为延长OS的最佳方案可能性达到了76.9%。2020年华西医院团队发表在Front Oncol杂志上的一项网络荟萃分析发现,疗效最佳的组合是ADT+恩扎卢胺或阿比特龙,但ADT+阿比特龙或多西他赛的AE风险更高;而且ADT+恩扎卢胺对低瘤负荷、无内脏转移患者的疗效也优于其他方案。这些证据表明第二代雄激素受体抑制剂恩扎卢胺在mHPSC联合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均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当前真实世界中,第二代雄激素受体抑制恩扎卢胺的应用比例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年ESMO大会报道的一项涉及中、日、美、德、法等5国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美国、德国的第二代雄激素受体抑制比例是最高的,但也仅为5%左右,而中国还没有第二代雄激素受体抑制的报告(0%)。相信随着恩扎卢胺等第二代雄激素受体抑制在国内获得mHPSC适应症并进入医保,未来这一局面将得到改变,第二代雄激素受体抑制将成为主流的ADT联合治疗方案,惠及更多中国mHSPC患者。
《肿瘤瞭望》:您在本次会议上也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报告。您认为在前列腺癌精准治疗领域中,最重要的突破和创新是什么?
叶定伟教授: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的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近年来,前列腺癌的精准医学也呈现井喷式的发展。例如:在精准诊断方面,前列腺癌靶向融合穿刺将多参数的MRI和实时动态超声进行融合,提高了穿刺准确率,尤其是重复穿刺的检出率;PSMA-PET/CT将分子靶点PASM与影像学技术结合,提高了病灶检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也可以与核素治疗相结合。在精准外科领域,机器人手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前列腺癌根治术保留尿控、性功能也有很大的优势。在精准治疗药物方面,AR通路的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HRD通路的PARP抑制剂、PD-1/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都涌现了众多创新药物,进一步改善了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获益。
《肿瘤瞭望》:您和研究团队近期在前列腺癌精准治疗领域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
叶定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作为CACA-GU主委单位、全国百强泌尿肿瘤MDT团队,我们很早就在前列腺癌精准治领域进行临床实践和科研探索,包括设立了全国首个前列腺癌筛查门诊以及泌尿外科精准医学门诊等,我们的前列腺癌手术病例数、综合治疗病例数量也位居全国前列,为我们在精准治疗领域的科研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病例资源,近年来也连续不断地产出了一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我们的研究团队与梅奥诊所黄浩杰教授团队合作,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首次阐述前列腺癌SPOP基因突变导致基因组不稳定的关键分子机制,解释了ATR抑制剂逆转SPOP突变型前列腺癌耐药的可行性,该研究成果的论文已经于2021年10月发表在Nature子刊Nat Commun上。另外,我们和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合作完成的研究,阐明了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遗传突变特征,为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适合国人的指导,该研究成果的论文也在近期发表于NCCN官方期刊JNCCN杂志上。
在即将过的2021年里,我们在临床和科研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CACA-GU也在发展壮大中,与中国泌尿肿瘤同道一起前进,继续在国际泌尿肿瘤领域传递中国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