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北京精准医学学会发起的“肿瘤规范化诊疗——肿瘤专家访谈项目”,旨在推动各地肿瘤规范化诊治水平提升,分享最新的实践经验和学科进展。本期访谈中,我们邀请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苟欣教授,一起分享mCRPC领域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在恩扎卢胺等新型内分泌治疗失败后,恩扎卢胺跨线治疗的获益。
《肿瘤瞭望》:恩扎卢胺等新型内分泌治疗(NHT)已经成为mCRPC的一线治疗标准,对于恩扎卢胺失败的患者,您如何看待二线治疗继续保留恩扎卢胺?
苟欣教授:我们的临床实践依据主要基于临床研究提供的循证医学证据。对于二线治疗能否继续保留NHT,2022年ASCO-GU报道的PRESIDE研究给出了很好的答案。这项3期研究入组了271例恩扎卢胺治疗失败、但没有经过化疗的mCRPC患者,在二线治疗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继续保留恩扎卢胺(即恩扎卢胺+化疗),另一组是单独化疗。结果显示,恩扎卢胺+化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9.53 vs 8.28个月,HR 0.72,95%CI:0.53~0.96;P=0.027),而且联合组的安全性良好,3/4级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61.8%vs 62.2%)。
从这项临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对于一线恩扎卢胺治疗失败的患者,二线使用化疗时可以继续保留恩扎卢胺,疗效要优于单独使用化疗。该研究报道后,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也进行了这样的尝试,由于病例数还比较少,无法提供有价值的数据结果。但我们也必须承认,PRESIDE研究告诉我们保留恩扎卢胺的联合治疗对一线恩扎卢胺失败的mCRPC患者而言是有益的。
《肿瘤瞭望》:在您三十多年的执业生涯中,您认为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段(包括局部治疗和药物治疗)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未来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研究?
苟欣教授:我国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在诊断时就已经发生转移,内分泌治疗是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我曾见证了国内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理念的变化。十几年以前,我们曾经一度将抗雄激素治疗或内分泌治疗失败的患者称为“激素不敏感性前列腺癌”。从这个名称可以看出,当时学术界似乎对此类患者而言,否定了抑制AR通路治疗的作用。那么,停掉去势治疗或者抗雄激素治疗后,患者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发现停药后患者的疾病进展更快,内分泌治疗或抑制AR通路的治疗对此类患者仍然可以发挥作用的。所以后来的指南、教科书抛弃了“激素不敏感性前列腺癌”,改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CRPC。
这个名称的改变也是肯定了抑制AR通路治疗对CRPC患者的重要性,这个主轴仍然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前面介绍的PRESIDE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恩扎卢胺一线治疗失败后,二线治疗继续保留恩扎卢胺治疗是有意义的。今年ASCO大会还报道了一项刚刚启动的2期ENZA-P(ANZUP1901)研究,该研究同样是针对恩扎卢胺失败但未接受过化疗的患者,二线治疗采用放射性配体疗法177Lu-PSMA联合恩扎卢胺。这两项研究的结果,将会推动我们对CRPC患者抑制AR通路重要性的认知,恩扎卢胺等新型内分泌治疗可以作为CRPC系统治疗的基础而贯穿其全程管理。
苟欣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肿瘤学组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重庆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前任主任委员
海峡两岸泌尿外科专委会常委
特别鸣谢:北京安斯泰来医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