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 2015]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临床研究热点与进展——吴小华教授访谈

作者:  吴小华   日期:2015/9/29 18:34:10  浏览量:2610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9月17日下午,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的吴小华教授在第十八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5年CSCO学术年会上进行了题为“子宫内膜癌临床研究:热点与进展”的重要报告及“妇科肿瘤专场”的下半场主持工作。会后,吴教授接受了《肿瘤瞭望》的采访。

  子宫内膜癌治疗的进展

 

  谈到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进展,吴教授重点提及两个方面:

 

  ①腹主动脉旁或盆腔淋巴结系统切除的认识改变。子宫内膜癌是西方国家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普遍偏大,且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术后的并发症常见。因此,西方研究者一直试图筛选出不需要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低危患者。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基本确定这类低危患者的筛选标准,即肿瘤分化好、分期早(I级),肿瘤病灶小于2 cm或者浅肌层侵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不予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②前哨淋巴结研究进展。所谓的前哨淋巴结清扫是指取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所必经的第一站淋巴结做病理活检,如发现肿瘤转移,则做淋巴结清扫。该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比较成熟,然而子宫内膜癌患者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目前80%的患者可通过染色或宫颈注射等方法检出,但仍有10%的假阴性率。我国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体型相对偏瘦小,而且国内外科手术的水平并不亚于西方国家,因此吴教授建议目前在我国前哨淋巴结清扫仅适用于临床试验阶段,不推荐作为常规治疗。国内子宫内膜癌患者应行做系统的淋巴结清扫,即腹主动脉旁或盆腔淋巴结系统切除以明确分期,从而指导下一步的辅助治疗。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存在争议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由于尚未开展广泛的宫颈癌筛查计划,多数患者就诊时疾病分期较晚,肿瘤的病灶较大,因此新辅助治疗的应用比较普遍。包括静脉化疗、介入化疗、放疗等在内的宫颈癌新辅助治疗能够明显缩小肿瘤病灶,为手术创造条件。然而吴教授认为宫颈癌新辅助治疗并不能提高生存率,并且改变了宫颈癌的自然状态,影响后续治疗。因此,大多数专家并不认同将“新辅助+手术+术后辅助治疗”的3加版治疗模式适用于所有的宫颈癌患者,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例如,NCCN指南推荐,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不需要行新辅助治疗,而应采取同步放化疗或手术等标准治疗。

 

  吴教授所在的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做过许多方面相关的研究,其中一项研究入组200例患者,比较手术、新辅助动脉化疗、新辅助静脉化疗和新辅助放疗的疗效,结果显示新辅助治疗并没有提高患者的PFS和OS。然而吴教授认为新辅助化疗虽不能改善生存,但是可以缩小肿瘤病灶以实施根治性宫颈癌切除,对于有保留生育功能需求的年轻患者意义重大。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正在联合国内大型研究中心开展相关的前瞻性研究,期待为全世界宫颈癌的治疗提供重要的数据和宝贵经验。

 

  靶向治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前景

 

  宫颈癌在国外发病率日趋下降,相比于乳腺癌、胃肠肿瘤和卵巢癌等其他肿瘤,宫颈癌靶向治疗研究的投入较少,而我国作为宫颈癌的发病大国,在这方面有望走在世界前列。吴教授认为靶向治疗在宫颈癌中很有应用前景,例如有研究已证实血管生成抑制剂贝伐珠单抗可提高转移性或复发性宫颈癌4个月总生存期(OS),且NCCN指南已将转移性或复发性宫颈癌作为贝伐珠单抗的应用指征。另外,宫颈癌发病(HPV感染)与免疫密切相关,也许能够从PD-1或PD-L1等免疫治疗中获益,这些都是我国未来进一步开展宫颈癌靶向治疗的研究方向。

 

  专家简介:

  吴小华  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恶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组首席专家,现任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手术组组长;上海市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美国SGO(妇瘤学会)国际委员、国际委员会委员;IGCS(国际妇癌协会)会员;NCCN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中国专家组成员,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执笔人。

 

  《中华妇产科杂志》、JCO中文版、《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中国癌症志》、《癌症杂志》、《肿瘤预与研究等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编委、《现代妇产科进展》常务编委;中华肿瘤杂志、Int. J. Gynecol Cancer、Gynecol Oncol等杂志审稿人。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包括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Oncogene, Gyncologic Oncology等SCI收录的学术论文32篇,专著2部。

版面编辑:张楠  责任编辑:唐蕊蕾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子宫内膜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