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快讯>正文

Gut:中国学者发现肝癌新调控机制,有望成为新治疗靶点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5/2/12 16:11:00  浏览量:24168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近日,国际著名的消化领域学术期刊Gut在线发表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杨田博士(第一作者)、卢军华教授和沈锋教授(并列通讯作者)等领衔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发现STK33在肝细胞增殖及肝细胞肝癌(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STK33过量表达的HCC患者,其羧基端很可能是一个有效的分子治疗靶点。

   STK33是近年来最备受生物学界关注的一种蛋白因子。它是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STK)超家族的成员,功能上主要是使蛋白质上的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在调节诸如DNA复制、信号转导、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及肿瘤发生发展等细胞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STK33在HCC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首次阐明了STK33是参与HCC发生发展的新调控分子。

 
  研究共纳入251例HCC患者,分析其肿瘤组织样本中STK33的表达情况以及临床信息;同时采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和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对STK33在HCC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结果显示,HCC患者的肿瘤样本中STK33的阳性率与其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I期25%(5/35)、II期27.78%(20/72)、III期76.4%(68/89)、IV期87.27%(48/55),并且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研究发现,正常肝细胞(L02)以及HCC细胞(HepG2)高表达STK33后,其增殖能力均显著增强,反之则两类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在裸鼠成瘤实验中,STK33的高表达同样促进了肿瘤的生长;STK33基因敲除小鼠对DEN诱癌可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此外,研究者通过进一步的机制研究中发现,STK33可能直接与原癌基因c-Myc结合,从而增加了后者的转录活性;同时,STK33的羧基端可竞争性抑制其氨基端与c-Myc的结合,从而削弱了HCC细胞增殖能力,并使得DEN诱导HCC小鼠的肿瘤数量及大小明显减小。这一新发现不仅丰富了人们对肝癌发生发展的认识,还为开发专一性更强、更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纽约西奈山医院Schwartz教授对该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这一有趣的研究表明,当敲除STK33后,DEN致癌小鼠的肝癌数量及大小均减少,这提示我们,STK33可能是肝癌治疗的新靶点。该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及转化运用价值,希望将来可以研发出作用于STK33的治疗肝癌的药物。”
 
  原文链接:Yang T, Song B, Zhang J, et al. STK33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rough Binding to C-Myc. Gut 2014 (DOI: 10.1136/gutjnl-2014-307545)

版面编辑:宁梦曼  责任编辑:付丽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肝细胞肝癌STK33肿瘤调控治疗靶点

分享到: 更多